幼儿园保健知识:幼儿冬季传染病的预防
 

  冬季是传染病的易感、易发时期,为了幼儿的身体健康,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采取一系列预防保护措施,控制各种传染病的蔓延。为很好控制传染病,我们每个人必须对各种传染病有大体的了解并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麻疹粘膜斑和全身皮肤丘疹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均有传染性,它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潜伏期6—21天,一般为10—14天。起病较急,前驱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眼结膜充血,分泌物较多,有畏光、流泪、眼睑浮肿,此期一般3—5天;出疹期出疹顺序一般先从耳后、发际皮肤开始,渐延及额、面、颈、躯干及四肢,最后达手掌及足底,出疹时发热更高,皮疹出齐约需3天,此期持续3—5天;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体温常于24小时内降至正常,疹退后有糠麸样脱屑,遗留浅褐色色素沉着。整个过程约10—14天。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临床上以全身症状轻,皮肤分批出现的斑疹、丘疹演变为疱疹并结痂为特征。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因直接接触疱疹浆液而感染,自发病前1—2天至痂皮完全干枯均有传染性。发病年龄多见于1—10岁儿童。潜伏期12—21天,一般为14—16天,前驱期可有轻度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上呼吸道炎症等表现;出疹期时间一般在发病同时或1—2天内出疹,顺序先见于躯干、头部、渐延及面部及四肢,呈向心形分布,皮疹初期是红色斑疹,继之丘疹,而后为疱疹,常伴有瘙痒。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儿童多见,临床上以发热、腮腺肿胀疼痛为特征。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发病年龄多见于5—15岁,高峰年龄见于5—9岁。潜伏期14—25天,平均18 天。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数小时或1—2天后腮腺开始肿大,一般先一侧肿大,1—4天后累及对侧,也有双侧同时肿大。肿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局部皮肤发亮紧张,灼热但不红,有弹性感及触痛,张口、咀嚼或吃酸性食物时胀痛加剧,肿胀于1—3天内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1—5岁儿童多见。临床上以发热、轻度上呼吸道症状、皮肤红色斑丘疹与耳后、枕部及颈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它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14—21天。出疹顺序先从面、颈部,1日内蔓延至躯干及四肢,于发热第1—2天出疹,一般持续3日消退,在传染期,应隔离患者至出疹后5日。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措施:

  1.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2.多喝水: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3.空气流通:为了预防病毒通过空气传播。加强消毒工作,保持教室内空气清新,要常开门窗通风,良好的通风可消除80%自然菌,所以自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至关重要;要常晒被褥。

  4.加强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5.每天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耐寒和抗病能力,注意营养,不能挑食,生活要有规律性。

  6.合理作息:保持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防止过度的紧张和疲劳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尽可能不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

  7.注意防寒保暖:秋季白天和夜晚 温差大,同学们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添加衣物。

  8.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发现、及时就诊:如觉身体不适应立即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9.另外可进行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